6月11日,从最新数据来看,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北京时间03:00收报7.1870元,较周一夜盘收盘跌82点,成交量375.15亿美元。纽约尾盘,美元指数涨0.04%报99.05,非美货币多数下跌,欧元兑美元涨0.05%报1.1426,英镑兑美元跌0.39%报1.3498,澳元兑美元涨0.09%报0.6523,美元兑日元涨0.2%报144.90,美元兑瑞郎涨0.13%报0.8228。而在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方面,当天上涨0.16%,在汇市尾市收于99.099。

从技术分析角度出发,日线级别上,此前美元指数价格已跌破20日、50日等多条关键均线,短期均线系统呈现空头排列,暗示卖压主导。技术指标方面,RSI(14)维持在50附近震荡,显示市场多空力量暂时均衡。MACD双线向下发散且柱状图收缩,显示动能减弱,但进入超卖区域,或暗示短期存在反弹需求。此外,关键枢轴点分析显示,104.00-104.50区间构成重要支撑带,若失守该区域,可能进一步下探2024年低点100.16。

在基本面因素中,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2025年启动降息周期,利率下行周期将削弱美元资产吸引力,导致资本外流压力增大。同时,美国经济数据疲软加剧了这一预期,1月消费者支出下滑、贸易逆差扩大至历史高位,GDP增速预测下调至-1.5%,均指向经济放缓风险。不过,美元的长期韧性仍不可忽视,地缘政治冲突及全球经济衰退风险未消,美元作为“安全资产”的需求可能阶段性回升。并且相较于欧元区和日本,美联储在货币政策灵活性上仍具优势,若经济数据意外走强,可能推迟降息节奏,支撑美元反弹。

综合来看,今日美元走势受多空因素共同作用。短期内,美元指数可能在一定区间内震荡,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后续经济数据发布以及全球地缘政治动态。若美国后续经济数据表现强劲,或美联储释放偏鹰派信号,美元有望获得支撑;反之,若经济数据持续疲软,降息预期进一步升温,美元可能延续弱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