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扰扰“鲍无可离任”的市场传言终落地。5月17日,景顺长城基金公告显示,因个人原因辞职,百亿基金经理、股票投资部执行总监鲍无可卸任所有在管产品。因个人原因辞职,鲍无可一口气卸任8只所有在管基金,这也预示着鲍无可大概率很快会离开景顺长城基金。自2009年12月加入景顺长城基金,从研究员到基金经理,鲍无可在景顺长城工作近16年,担任基金经理也长达10年又326天。
当前,公募基金正加大科技投资布局力度,并呈现出稳定持有、回报丰厚和发展空间巨大等特征。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5月16日,科技主题公募基金数量已达416只,合计规模突破3000亿元,并全面布局科技板块各类细分赛道;同时,多数科技主题基金在年内获得较高回报,其中有50只产品年内收益率在20%以上,最高收益率接近50%。
5月份以来,公募基金自购的消息持续不断。继汇添富、富国、平安、国泰、华宝、安信基金等多家公募基金之后,本周新华基金也加入了自购行列,自购金额达1000万元。自购产品为新华积极价值,而该公司曾在今年4月就已运用固有资金申购过该产品1000余万元。自购通常是公募基金较为常见的市场行为,其主要目的是在市场震荡或低迷之际,通过自购来传递看好市场的信心。
记者从业内获悉,首批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创新浮动费率产品已于5月16日上报。首批共有26家基金管理人上报产品,其中基金管理规模或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管理规模居行业前列的管理人21家,中小管理人4家,外商独资管理人1家,各家机构权益管理能力均较强。相关管理人均表示,派出了旗下长期业绩表现较好的基金经理来管理浮动费率产品,全力做好产品业绩,切实为投资者创造回报。
今年以来,公募机构对A股上市公司的调研热情持续高涨。数据显示,截至5月16日,年内163家持牌公募机构累计调研A股上市公司32986次,覆盖1727只个股。从行业分布来看,科技赛道成为公募机构关注的焦点,电子、计算机等科技相关行业调研频次位居前列。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科技企业的崛起为资本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A股市场“科技叙事”逻辑正变得愈发清晰,今年以来,AI(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不仅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升级和变革,也给资本市场带来了丰富的投资机会,吸引了大量资金的关注和投入。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公募机构紧跟科技浪潮,申报和发行科技主题基金的节奏进一步加快。
特朗普突然改口。美国关税政策再度传来变数。当地时间5月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未来两到三周内,美国可能会单方面对许多贸易伙伴设定新的关税税率。与此同时,特朗普不断喊话力挺美股,试图缓解投资者对关税政策的担忧情绪。特朗普于日前表示,美国财长贝森特很了解市场,只要贝森特一出现在电视上,股市就会上涨。在此之前,他曾直言:“现在就是买入的好时机。
桂浩明(市场资深人士)去年,根据证监会的要求,国内各公募基金公司纷纷大幅下调了管理费率。作为一项让利于民的政策,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好评。在基金业刚起步的时候,由于所管理的资产规模比较小,同时也缺乏管理实践,为了保证其平稳运行,监管部门制定了相对较高的管理费率制度。但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如今公募基金的资产净值已经超过32万亿元,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
多位公募业内人士向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表示,近日关于公募考核基准导致市场调仓的有关分析不准确、不专业,缺乏基本常识和依据。公募基金近期不存在大规模调仓现象。即使未来要优化业绩比较基准,调整的也是基准本身,目的是使基金产品更加“名副其实”,根本无需大规模调仓。记者向接近监管部门的专业人士求证,也印证了前述观点。最近银行股、小盘股行情频繁切换,很可能与个别人借机炒作有关。
市场全天震荡调整,三大指数小幅下跌。从板块来看,机器人概念股集体大涨,可控核聚变概念股再度走强,智能驾驶概念股表现活跃。下跌方面,物流概念股展开调整。ETF涨跌幅方面,标普消费ETF、红利低波100ETF基金涨超3%,港股创新药相关ETF涨超2%。有券商表示,近期创新药板块持续获市场关注。2024年年报显示,创新药业务收入成为医药行业收入的重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