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当地时间上周五(5月16日)公布了2025年3月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报告显示,自本世纪初以来,中国的美债持有量首次低于了英国,从而被后者超越,退居成为了美国第三大海外“债主”。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显示,美国银行和托管机构记录在案的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在3月底降至了7650亿美元,低于前一个月的7840亿美元。
市场全天震荡调整,三大指数涨跌不一。从板块来看,并购重组及ST股集体大涨,港口航运股再度走强,大消费股展开反弹,食品、美容、宠物等方向走强。下跌方面,机器人概念股迎来调整。ETF涨跌幅方面,新经济ETF涨超2%,房地产相关ETF涨超1%。有券商表示,经济外部形势变化下,楼市止跌回稳对提振内需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下楼市或将进入新一轮政策释放周期,新一轮修复行情或将启动。
5月以来,A股市场机构调研热度持续攀升,已有超2000家上市公司获调研。其中,公募基金调研节奏显著加快。随着中美关税冲突缓和,公募基金调研节奏显著加快。
上周(5月12日至16日),ETF份额减少319.47亿份,最新为27526.91亿份;总规模减少65.23亿元,最新为41120.14亿元。ETF市场资金净流出318.31亿元。分类型来看,上周债券型基金获资金净流入90.48亿元之外,其余类型基金均为净流出。QDII基金和股票型基金的资金分别净流出38.87亿元和322.41亿元。
今年以来,债券ETF发展提速,已成为资本市场中备受关注的投资工具。截至5月16日,全市场的债券ETF合计规模已突破2600亿元。多只产品管理规模超过百亿元,头部效应日益显著。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债券ETF的崛起并非偶然。在权益市场波动加剧的大背景下,债券ETF因其稳健、透明、便捷的特性,逐步获得机构与个人投资者的广泛认可。
5月第二周(5月12—18日)新基金发行市场中,债券型基金展现出强劲的吸金能力,成为规模贡献的核心力量。数据显示,上周新成立基金总数23只,发行份额合计240.04亿份,其中,中长期纯债型、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及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表现尤为亮眼,5只基金吸金达192.49亿元,占总发行规模的80.19%,且3只产品实现顶额募集,凸显市场对低风险固收类资产的青睐。
5月以来,A股市场机构调研热度持续攀升,已有超2000家上市公司获调研。其中,公募基金调研节奏显著加快。具体来看,高端制造、半导体、医疗健康三大领域成为资金聚焦的核心赛道,百济神州、安集科技、恒而达等龙头企业获超200家机构扎堆调研,凸显机构对技术突破与政策红利的强烈关注。数据显示,5月以来公募基金调研呈现“量质齐升”特征。
在二季度以来的震荡行情中,基金公司加大了自购力度,10多家基金管理人宣布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据统计,今年以来基金管理人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合计超过20亿元。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基金管理人作为专业投资机构,真金白银出手,积极自购权益类基金,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
对于消费赛道的投资者来说,在白酒板块上躺赢的时代正悄然远去。面对新兴消费领域的蓬勃发展,公募积极拓宽投资边界,重构消费投资方法论。在业内人士看来,在消费投资中,要积极关注消费群体习惯的变化、渠道的变化等情况,这样才能分享到时代发展的红利。
5月19日,贵州茅台(600519)将召开2024年度股东大会,大会开幕前夕(5月18日),贵州茅台全国各地的股东及“茅友”齐聚茅台镇,大会报到现场人头攒动,多位股东已连续十余年参加现场股东大会。此前,因登记参会人数超过原定会议召开地点会场容量,贵州茅台已计划将股东大会现场会议召开地点调整至茅台会议中心。据悉,茅台国际大酒店早被预订一空,签到处五条通道排起长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