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北宋苏汉臣的《杂技师册》中,可见一位老艺人身上悬挂着多种乐器。

河南省蔚县白沙宋墓壁画

莫高窟第156窟北壁的《宋代河北县夫人宋氏行图》描绘了行进音乐、舞蹈和杂技表演。

清代《妙峰山庙会图》中有几人扮成京剧人物、在多名伴奏者的陪伴下表演武术动作的游行场面。

白戏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体育表演形式,伴随着音乐和舞蹈。白戏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内容之一,起源于原始生产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并随着社会的演变而不断发展和完善。虽然其名称最早出现于《后汉书·孝安帝记》中,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白戏艺术在表演范畴的雏形就已形成。可以说,它继承了夏周时期的乐舞文化,开创了魏晋、隋、唐、宋、元、明、清各代音乐、舞蹈、杂技的发展,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艺术特色。

图像和历史文物是人类精神发展各个阶段的见证。通过这些物体,可以解释特定时代的思想结构和外观。白戏图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特殊产物,是中华民族艺术的重要源泉。它以丰富的内容再现了时代风貌、古人的真实生活和精神面貌,为后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生活习俗和艺术类型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秦汉乐舞图片:

记录集歌舞杂技表演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

白戏艺术并不是凭空出现的。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发展起来。例如,《古代女子传》记载了夏桀的淫乱行为,“提倡精英侏儒和学徒成为非凡的戏曲表演者”。祖先。又如《史记·苏秦列传》中“临淄人,皆奏豫鼓瑟,弹琴筑楼,斗鸡走狗,六局戏鞠”。打鱼、造楼、斗鸡、耍戏等娱乐活动均列入百戏之列。这时,拐弯、斗剑、远竿、勾拳等技法也应运而生。到了秦汉时期,国家统一了,经济繁荣发展,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频繁。这一时期,白戏艺术在继承传统、吸收外来技艺的基础上取得了突破。它集歌唱、舞蹈、杂技表演于一体,成为一种较为综合的艺术形式。尤其是汉代,为了发展白戏、乐舞,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乐府重视采集民俗、设置专门的演员、在宫中设立专门的雅乐部门等。并经常举办大型百戏演出等。活跃于政府和民间,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百戏”体系。从墓室壁画、画像石上我们可以一窥当时白溪的繁华和古人丰富的娱乐生活。

山东沂南东汉末年(或魏晋时期)石刻画像中的乐舞画面颇为典型。屏幕上有三组乐队伴随着不同的杂技表演。第一组是棋盘舞、寻路、舞球、飞剑等表演的伴奏乐队,共有17人。下面的地板上坐着三排音乐家。第一排是演奏军鼓的五人女团,第二排是演奏排箫的四人组,第三排从左到右是五弦古筝和竖琴。巽、元、喻。画面上方有一口大鼓,一人用木槌敲击。中间有一个钟架,上面挂着两个大钟。一人双手握钟锤,似要敲钟。终于,一声钟响,旁边的小方座上坐着一个人,拿着木槌敲打着。第二组是七人歌剧乐队。第三组是绳艺伴奏乐队(又称鲁索或高至喜)。画面中三人在绳子上表演,绳子下插着刀剑,显得格外惊险。上方和右侧有一个伴奏带。还有五个人,各持一面鼓,在鱼龙之间嬉戏。纵观全图,这尊石雕既有声音又有艺术,体现了数百部歌剧在庞大管弦乐队伴奏下精彩纷呈的演出。

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新店子乡附近的和林格尔东汉墓中的壁画《乐舞百戏》更加形象地展现了当时封建地主官僚的享乐生活。壁画中有音乐、舞蹈、各种戏曲三个场景,分别位于前室北壁迎宾下、中室东壁宁城图、右下部分。中间房间的北墙。其中,以中室北墙右下部分的音乐、舞蹈和各种戏曲表演形式最多。描绘了墓主与宾客饮酒、观看杂耍的场景。画面中央左侧有一面漆成红黄相间的鼓,两侧各一人手持木槌击打。围绕大鼓,表演球舞、飞剑、轮舞、倒立、穿杆等杂技表演。表演者都赤裸上身,扎发髻,肩上、手臂上系着红丝带,动作矫健、优美。画面右侧为伴奏乐队,共有九人演奏笛子、排箫、埙、打击乐器。画面色彩和谐,造型简洁生动,表演者姿态各异,表情丰富,气氛热烈。通过这幅壁画,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汉代各地区的民族文化因素、民族精神传承和审美标准,还可以反映汉代娱乐文化即表演艺术变迁的信息。白戏逐渐从宫廷走向民间,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表演节目。的形式和民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隋唐数百部散乐剧图片:

呈现上百部戏曲、歌舞的精彩表演场面

“乐善则道德正,乐恶则政教邪”。历经魏晋南北朝朝代更迭,战乱频繁,以及隋开皇时期的“禁杂乐百戏”,白戏艺术几度被禁、毁,可以说,它的命运很不幸。但连年的战乱和纷争,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由此,白戏也取得了一些成就,比如有故事、有角色扮演、有唱有伴奏的歌舞剧,还有新杂耍表演《水转白戏》的表演方法等等,甚至还有佛教节日中使用白戏就是从此时开始的。

隋炀帝即位后,竭力享乐,“集东都戏曲艺人”,将此前被流放到各地官方太常寺等机构的戏曲艺人,举行了一场盛会。压倒国家力量的盛大表演。 《隋书·乐志》记载了这次演出的盛况,称剧场“绵延八里”,参加人数“近三万人”。从本质上讲,隋炀帝使杂技在宫廷重新流行,也拉开了唐代百戏艺术的繁荣。同时,隋炀帝政令大变,编撰白戏隶属太常,史称“三乐”。唐代以后,宫廷和富贵人家演出的数百种戏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唐风范,这不仅体现在戏曲类型的不断更新和演变、表演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戏曲表演的不断发展上。演出规模不断扩大,演出活动也空前丰富。

唐代宫廷散乐和各种戏剧的繁荣与教坊的兴起有关。从唐高祖武德年间的最初出现,到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教坊组织的大规模扩张,设立梨园、宜春院等专门机构,对唐朝影响很大。宫廷三垒、白戏的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宫廷定期组织大型演出提供了条件。盛唐时期,“大宴”(原名“食宴”,意为宴会)是大型戏曲演出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逢年过节或皇帝诞辰时招待各国使节和各族领袖。无论从规模还是水平来说,大舞都是无与伦比的,表演者数以万计,观众无数。大佑表演主要集中在长安(兴庆宫西南勤政楼、华萼楼前)和洛阳(天津桥以南五凤楼)。长安的表演一般有走绳、杂技、飞剑跳丸、七彩过山车、旱船、王夫人打猎、马戏、斗鸡等。此外,还有“破阵乐”、“太平乐”等。穿插在杂技节目中的,以及作为压轴戏的驯象、犀牛跳跃,也是一般节日中不可缺少的节目。敦煌莫高窟第217窟北壁的壁画《无怨》中有练武的场景。一侧五人手持长矛,另一侧五人手持盾牌,摆出战斗姿势。好像是《破阵乐》或者类似的东西。主题舞蹈。我们也可以从文人的咏叹中感受到当时各种三乐戏表演的威严,正如卢龟蒙的“拜象驯犀角达霸王,星丸霜剑花高出”,六宫竞相近乘舆论,明珠翡翠围三千人“赭袍”如诗中所描述。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敦煌壁画、各地墓葬石刻浮雕中看到丰富多彩的三乐百戏图画。图像中呈现的百戏歌舞的壮观表演场景,见证了隋唐百戏艺术的辉煌历史。以具有代表性的敦煌莫高窟为例,第9、18、55、61、72、74、85、138、156、236、361、454窟壁画中均含有北魏、隋、唐、五代至宋。数百部戏曲演出画面,包括第9、61、72、85、100、156、454窟数百部戏曲中伴奏乐队的场景。这些图像主要绘制于《楞伽经》或行仪仪仗中。

为了纪念大中二年至咸通二年(848-861)收复河西大片的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在周围开凿了第156窟867,收录了张议超夫妇的盛大旅行场景。描述就是这样。其中,北壁的出行图题为:《宋代河北县宋氏夫人出行图》。图为进行曲、舞蹈和杂技表演。中间有四位身着花裙的女舞者,相对而舞。她们长袖飘扬,姿态优美。乐队成员六人,乐器有梆子、腰鼓、鸡鼓、笙、横笛、琵琶等。前面有一壮汉,头顶高杆,杆上有人。并在横杆的左右摆出各种姿势。附近有人在敲击板和打低音鼓。

“安史之乱”后,白戏艺人继续云游四方,白戏主流开始转向民间。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为宋元时期民间三乐百戏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五朝时期出土的敦煌莫高窟第61窟《琅琊经》中的民间世俗乐舞“百戏代干”,呈现出以吹奏乐器为主的六人民间小乐队,打击乐器和弹拨乐器并重。可以说,隋唐时期宫廷、富贵人家所演的百戏画,承载着人们的精神寄托,在百戏发展史上留下了极为丰富多彩的篇章。它们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挖掘的古代艺术图像库。

宋元数百部三乐剧目图片:

说明艺术家的表演受到大众的欢迎,白戏艺术已经深入到了广大人民群众之中。

宋元时期,商业、手工业迅速发展,社会经济繁荣,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直接推动了娱乐活动的发展。特别是北宋东京汴梁、南宋临安等大城市的出现,刺激了城市瓦栏的繁荣。在闹市街头进行临时表演的“鹿栖人”乃至乡村戏曲艺人的活动,使得宋元时期的民间音乐得以流行。戏剧艺术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三乐百戏图以审美的方式反映了宋元社会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受到高度评价。代代相传的作品之多,连著名艺术家也难以名状。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被郑振铎誉为“中国绘画史上最杰出的写实创作之一”(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汴梁(开封)街头评书百戏城市繁华长卷演出场景是职业艺术家早濑街头表演的典型写实画卷。图中还详细描述了瓦佐爬绳、爬杆、武术(拳击、投矛)、相扑等表演。观众人头攒动,场面十分热闹,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些表演场景在叙事与绘画的结合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它们是充分体现民族艺术特色的数百部歌剧的代表作。无疑,易聚易散的城市花瓶的出现和稳步发展,为百戏在民间的繁荣提供了条件。据《东京梦华录》卷五《京娃演艺》记载,北宋崇宁大观年间(1102—1110年),开封府盛行评书、歌唱、戏曲、杂技等节目。瓦房。杂技节目最为丰富,如空翻、走绳、杂技等。艺术、踢腿、扔刀、乔相扑、腹语、乔戏(木偶戏、动物表演、滑稽表演)等,数百个表演节目数不胜数,表演精彩。日日如此”,这可以说是为白戏艺人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向世人展示技艺的环境。 据《西湖老人记》记载,除了杂技之外,著名的节目还有南宋临安市瓦社的表演内容有戏曲、商业猜灯谜、游戏等表演,还有皮影戏,如儿乐、相扑、踢瓶、踢碗等。木偶、打硬、杂班、教鸟、扮神鬼、乔相扑摔跤、脚踢、雪香弹等等,这些明显比北宋表演门类中的分工更加细致。

陆奇和村戏艺人也是宋元民间音乐戏曲绘画中比较常见的形象。其中,来自社会下层的鲁旗人活动范围十分广泛,多在闹市、街道、广场、集市等临时场所谋生。他们表演的节目也丰富多彩,有音乐、舞蹈、戏剧、体育和各种杂技等,反映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老武林》卷三《西湖欢乐》记载,卢奇人(冲人)聚集在湖边,进行各种表演。杂技表演有扔锅、打水、跳木头(滚木)、杂技、唱歌等。玩教水鸟、水上木偶、水魔术、烟花、升轮、走线、流星等数不胜数,多到捂耳捂眼。可以说,陆奇是当时民间戏曲中的一支重要队伍。至于携家带口外出演艺的乡村戏曲演员,他们或在街头表演,或在宾馆、茶馆、餐馆等处等待,响应人们的号召进行现场表演,他们非常活跃。宋代吴自牧在《孟良录》卷二十《白戏技艺》中描述了临安市街头乡村中白戏艺人的表演场景:“亦有村里人,演白戏,拖着孩子带着女儿,到街坊巷弄,表演百戏百戏,找地方买房,钱和酒”这样耳熟能详的作品。南宋李嵩画的《骷髅奇幻戏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就是民间戏曲表演者各地表演的真实写照。作品也反映了木偶剧在当时民间表演中的盛行。非常受欢迎。北宋苏汉臣的《杂技师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也颇具特色。画面中,一位老艺术家身上挂着几件乐器。他单手打着简单的木板,手里拿着四面鼓和箭,就像在打扁鼓一样。两手腕上系着小钹,左侧扁鼓下系着一个铃。旁边有两个孩子在听。也许他正在唱道歌,表演一些杂技。这种艺术家歌唱表演形式尤其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显然,这些三乐百戏中描绘的艺术家表演已经成为民间流行的形式。作品还展示了宋元时期人民文学艺术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及文学艺术的大众化。同时我们也可以了解到,随着白戏艺术走向广大民间,在民间吸收养分,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被注入了新的血液,创造出新的内容。这也是宋元时期的民间白戏。异常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外,由于宋元时期的唱腔、诸宫腔以及各种器乐组合的歌唱艺术活跃于各个城镇,而戏曲此时已发展成为成熟的艺术形式,许多杂剧北方出现了南戏,南方出现了南戏。作家和作品。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发现的雕砖、壁画、陶俑、石刻等与戏曲有关的文物,以及描绘百戏的散乐场景,是民间三垒、百戏活动的本色。那个时候。例如,河南蔚县白沙宋墓壁画上有三乐画,河北宣化辽墓壁画上有三乐画,北方窝虎湾二号辽墓东壁上有三乐画。山西大同郊区、河南焦作金陵三乐画像石等。

明清时期步行游览地图:

事实证明,无论平日还是节假日,只要有观众的地方,就有艺术家的表演。

明清时期,广大城乡的娱乐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歌舞、杂技等“走党”等丰富多彩的民间戏曲艺术广为流传。有的艺人组织剧团,常年在乡村、乡村演出,有的艺人则选择在城镇大街小巷热闹的地方演出。相对固定的街头表演是在空地上进行的。因此,民间戏曲节目趋于小规模、多样化、形式灵活。一般来说,只要有观众的地方,无论是平日还是节日,都会有艺术家的表演,可见其受欢迎程度。我们从大量描绘当时真实表演场景的绘画中可以看到这一点。

明代所绘的《宪宗元宵图》就是一例。真实地描绘了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京城内廷仿民间元宵歌舞杂技的表演场景,具有晚会性质。其中一个场景是钟馗,五个人在他面前演奏音乐。他们所持乐器有古筝、梆子、琵琶、笙、管等。另一幕是四人骑着竹马,刀枪表演。中间三人手持扁鼓、笛子、梆子伴舞。到了清代,“走会”的规模和内容成为一种常见的民间戏曲艺术形式,多在春节、元宵节或庙会等传统节日演出。主要表演民族舞蹈、杂技、武术等。它是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体。 《燕京年记》中的“国会”记载:“赴会者(国会),京城闲人,冒充路长,中旗,极箱,官员,五虎棍,十字鼓、花钹等”高跷、扭秧歌、拾步线、打坛子、耍狮子等,如城隍出巡、各庙会时,随处唱响,观者如潮。”《妙峰山寺》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写于北京的《公平图》中也有游行场面,几个人装扮成京剧人物,表演武术动作,伴随着一些清人画的《北京徒步游》和天津《天后宫路过游》就像纪实小说,更加生动地呈现了徒步表演的各种情景。

明清时期,江南广大城乡仍有固定或临时戏台作为各种戏曲的表演场地。明代所绘的《南中繁会图》展现了南京郊区的舞台表演场景:临水临路的桃树丛中,搭建了临时的木质平顶布棚舞台,后台剧场室是模仿山顶结构的席棚;剧场下铺 台上三个人在红天鹅的带领下表演昆曲;两侧各有四个伴奏乐队,演奏笙、笛、琵琶、锣、鼓、钹等乐器。观众聚集在台前热切观看,路上的行人也忍不住驻足观看。舞台右侧设有高脚观景台,设有妇女和儿童专用座位。可想而知,这是一场精彩而生动的歌剧表演。又如清代王翚所画的《康熙南巡》第九卷。此画完成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描绘康熙第二次南巡(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 )一路上,我看到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图片背景为绍兴柯桥古镇桥旁。舞台也是临时搭建的。舞台上正在表演《单剑社》。有四到五个伴奏者。其中一人持拍板击手鼓,一人吹笛子,桌上放一朵云。龚,戏台前和附近的船上都有观众。乾隆元年(1736年)清版《清明上河图》中的乡村戏图也很典型。舞台上铺着瓦垫,台下围观的人不少,正在聚精会神地观看《吕布演貂蝉》。清代刘郎春于光绪元年(1875年)绘制了一幅乡村戏表演图。画中的草舞台是临时搭建的,席子帐篷如瓦顶,舞台两侧设有摊位,周围还有卖小吃的摊贩。这是一个乡村节日。假日休闲的好去处。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