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作是一本厚重的“无字书”,于年轻干部而言,读懂它是巨大的现实挑战,亦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只读“有字书”就好比一条腿走路,迈不出步子,走不到远方,只有将“有字书”与“无字书”结合,踏实走好每一步,才有可能走出“万里路”。

“无字书”在田埂上,当在“自找苦吃”中读懂乡土民情党员干部认领责任田,春耕助农,秋收助力,积极“自找苦吃”,在汗水中看准“活水源泉”,读懂乡土民情,强化责任担当。“自找苦吃”不是“没苦硬吃”,而是在乡土之间找到“百姓疾苦”,摔一遍跟头、撞一次南墙,在体验中找到问题堵点、痛点,打通解决问题的“任督二脉”,以一次“吃苦”寻找类题根源,举一反三,用“一小步”的节奏走出“万里路”的实效,在“吃苦”中学得真实情、品得真道理、解决真问题。

“无字书”在交谈间,当在“谈笑风生”中读懂群众心声。交谈的本质是交换信息,个人所得信息是有限的,但通过反复交叉的交谈织成的信息网是无限的。“周三夜话”、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的交谈渠道给予了群众更多表达空间,也给予了党员干部解析表情与情感信息等非文字因素的学习空间。唯有在“面对面”“心连心”的交谈间,党员干部真正获取信息,建立群众信任,实现情感共鸣,才可避免政策制定和公共服务时的“盲人摸象”,更深度理解群众需求,获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及时回应群众期待。

“无字书”在游历中,当在“风尘仆仆”中读懂理论应用之道。“风尘仆仆”不是漫无目的的忙碌,而是在沿着主线有目的、有主题、有思考的前进路途上,巧用“有字书”理论,收集知识和经验,学会包容和思考,感悟真理和智慧。北京市人社局劳动关系处副处长王林亲身体验“外卖员”的生活后,增进了对外卖员、对行业、对市场的理解,积极推动了相关政策的改进。在游历中学习“无字书”,于己身,丰富人生履历和身心素质;于集体,总结集体发展经验与规律;于社会,个体游历积攒的群众智慧就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小微语境中的生动呈现,是理论应用于实践、实践完善理论的螺旋上升之道。在游历中,“无字书”和“有字书”的巧妙结合,铺就了人人心向往之的“万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