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已驻村一载有余。回顾一年的选调生活。有快乐、有平淡、有烦恼、有幸福。有握过村民满是“故事”的双手,有担过老伯旧屋改造的水泥,有听过一代人下海的青春,也受过村民劈头盖脸的责问。驻村生活让我们看到了每名群众最真实的生活,听到了他们最迫切的需求。这不禁让我也产生疑问,通往群众心中的道路到底有多长?

路漫漫其修远兮,此路应是“盘山路”。盘山公路多崖壁、多弯道,要想到达山顶,就必须拐很多弯、爬很多坡,想要与群众心意相通,首先需谨记“不怕难、不怕绕、不怕远”。群众工作要不怕难。我们基层工作难点不在文字,在落实。在村办公室的第一周我就发现,村民是有了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才会来需求村干部的帮助,我们是“救命稻草”。因此再难的事我们也需要顶上,热炕冷凳坐得住,家长里短聊得开;群众工作还需不怕绕。办公室里“吹空调”是吹不出民生实事的,久坐电脑前,不如迈出“室”门去。群众家门要多跨,群众地头要多下,群众闲聊要多应。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最朴素的方言,绕进群众心里,走进群众“心坎”;群众工作还需不怕远。千里行,足下始。嘴上说得好,不如腿杆跑得快。选调生的重要工作是与村支两委一同走村入户,关注重点人群、做好调查研究,用笔“记村情”,用心“听民声”,再远的地方也会有我们的足迹,再偏僻的院落也会有我们的声音。真驻实助,让驻村变“助村”。

八千里路云和月,此路应是“高速路”。高速公路平、直、快。县县通高速,既是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的象征,也是为民寻求民生福祉的最大公约数。新时代为民谋实事,不再是只“埋头苦干”,“两耳不闻县外事”就能将事情干好的。记得我们支书在我去的第一天告诉我:“你现在是我们村的唯一一个高材生了,很多高科技和新政策还要麻烦你多帮我们宣传宣传呢!”刚到村中,接到的第一个大任务就是如何将好最新的医保政策。为了让更多的群众知道新政医保的优势和重点。我开始了“白天走村户,晚上做功课”的充实生活。为了让村民们老有所保,我将网上的各项新闻、农村受惠案例全都“搬”到了村民家中,将冰冷的政策文字转化成大家更能接受的俚语、土话,根据村中掌握的实际情况为其推荐获益最大的档位;晚上总结复盘群众所担忧的,和实际上问题所结合,提炼总结经验,形成自己在村里的话语体系。用自己的知识和互联网经验为群众谋得更多福祉也逐渐让我成为群众中的“多面手”。

千锤百炼始成钢,此路应是“康庄路”。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真正想为群众造福,就是带动群众致富。带动群众走上小康路,口袋胀鼓鼓,脸上笑盈盈,心中自然有我们的一席之地。但发展不能乱发展,改革不能乱改革。首先要过好思想关。,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并将先进经验融入工作,融入日常,潜移默化的将改革思想传授给群众。其次要当好先锋队。拒绝“躺平”“摆烂”思想,化理论为实际行动,既要放低姿态,向前辈、村民学习好“基础课”,也要常调研、多思考,向优秀村社学习借鉴,复制成功案例,做做“脚下有泥、肩上有责、心中有民”的干事创业先锋。最后还要敢拼搏。在“艰难险阻”中以“竹杖芒鞋轻胜马”的心态勇挑“重担子”、敢啃“硬骨头”,在“难题要事”中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做“排头兵”,打“主动仗”。用实际行动诠释“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