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X
OK欧意app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app是一款安全、稳定、可靠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APP下载   官网地址
华宝证券日前宣布撤回IPO申请,结束了其长达两年的上市之旅。自2019年起,公司业绩逐年攀升,2023年营业收入达到12.22亿元,较2019年的6.87亿元接近翻番。然而,在当前证券市场环境下,即便业绩增长显著,中等排名的券商想要成功上市仍面临巨大挑战。
目前,除了华宝证券外,还有财信证券、开源证券、东莞证券、渤海证券和华龙证券等5家券商在冲刺IPO,它们的2023年营业收入排名介于第34名至第71名之间。与此同时,已上市券商的再融资难度也在增加,今年已有至少4家券商终止了定增计划。
与此相反,债券发行相对容易,今年以来,包括招商证券、中信证券等在内的多家券商的债券发行申请获得批准,规模多为不超过200亿元的大额。这一趋势不仅局限于证券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呈现相同的特点。
6月28日,华宝证券撤回上市材料,其IPO申请首次获得受理正好满两年。随着IPO节奏和方向的调整,证券公司的IPO风口已经远去。过去十年中,曾出现4次券商上市大年,但自2020年以来,新上市券商数量明显减少。
资本市场对IPO的承载能力有限,当前IPO资源正向实体经济倾斜,这一趋势可能持续一段时间。作为金融机构的券商,虽然未被明确列入上市受限范围,但其IPO显然不属于监管鼓励范畴。因此,想要成功上市的券商需要具备更优异的业绩和更突出的特色。
华宝证券的业绩提升明显,但特色并不突出,位居行业中游。2019年至2023年,其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但排名仅为第69名。与正在冲刺沪深主板的5家在途券商相比,财信证券表现最佳,2023年营业收入为36.46亿元,排名第34名;其他四家券商排名在第41名至第71名之间。
金融机构股权融资受限,包括银行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的上市难度都在加大。去年发布的“827新政”对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或其他行业大市值上市公司的大额再融资实施预沟通机制,关注融资必要性和发行时机。
在股权融资受限的背景下,发债成为监管鼓励的方向和许多券商的共同选择。多家券商的大规模债券发行申请已获批准。此外,随着券商IPO风口的消失,券业并购重组日渐成为监管鼓励的方向,加入并购重组之列的券商也在加速推进。
业内人士认为,要实现到2035年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投行的目标,目前的券业并购力度还不够,需要更多头部券商加入并购重组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