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X
OK欧意app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app是一款安全、稳定、可靠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APP下载   官网地址

st长油股吧里的一位网友发帖称,自己的朋友因为买了一只基金,结果亏了30%,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网友是一位90后,今年30岁。我们可以看到,这位网友的朋友买的是易方达中小盘混合,这只基金的规模是1.8亿,今年以来的收益率是0.7%。虽然收益率不高但这也是一只比较稳健的基金。如果你想买这只基金,建议你可以等一等,因为现在买入的话,未来可能会亏钱。

一:st长油股吧

还没有,只是暂停上市。
因连续三年亏损,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自2013年5月14日起暂停*ST长油公司股票上市。
因航运业低迷,*ST长油2012年巨亏12.39亿元,此番暂停上市也使得*ST长油成为央企之中首家暂停上市公司。公告中,*ST长油董事会也公布了争取股票恢复上市的意见及具体措施,表示公司将积极采取措施,包括大力开拓经营、强化成本控制、多种措施融资、推进合资合作、争取政策支持等,公司将通过实际控制人和行业组织,积极向国家和地方 *** 争取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尽早恢复上市。

二:长油股票601975

到现在没有还!该退市的都去了老三版。去了后如果能成功扭亏还是可以申请恢复上市的!

三:长油股票行情

每经

低开 34.8%,难以想象的开局,时隔四年重新上市的ST长油(601975,SH)的“之一枪”,哑了。

定势思维炒作稀缺恢复上市股,这一招在2019年不灵验了,A股“乌鸡变凤凰”的戏码,不再。

收获“礼包”的老股东,或许有些失望,因为股价不够劲爆,截至收盘,ST长油跌23.2%至3.31元;“吃瓜群众”一定会兴奋,资金不再“钟情”这一无厘头式题材炒作,这是市场的进步。

上市首日低开34.8%

一夜暴富的美梦,这一次在ST长油身上落空了。

1月8日之前,不少股吧、股市社区都在议论:ST长油恢复上市能有多大涨幅?毕竟这只股票有备受争议的投资者徐翔,有退市后再上市的独特炒作题材。

但在1月8日9点25分,所有幻想暴涨的梦都醒了,因为ST长油恢复上市首日低开了34.8%。

从2014年6月退市,再到2019年1月重回A股视野,ST长油的“涅槃”算是一个奇迹。公司通过破产重整剥离VLCC船舶业务,在减少巨额债务的同时,逐步恢复了持续盈利能力。尽管未来看上去一片光明,但市场资金“用脚投票”的态度,宣告“乌鸡变凤凰”初战告负。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

在转入股转系统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长航油运(即ST长油)报收于0.83元。在此之前,长航油运股价也一直在1元左右徘徊,当时敢于投机的投资者,即便面对ST长油本周二开盘超30%的跌幅,还是能有超过两倍的投资收益。以徐翔为例,在ST长油退市前的2014年6月,其突击入股,用4个账户大举买入该股2200万股,而当时ST长油的股价仅为0.7元左右,此番可谓大赚特赚。

这些老股东之所以会有这么高的收益,得益于ST长油的开盘定价机制。公司公告显示,ST长油重新上市首日,公司股票价格不设涨跌幅限制,开盘参考价为公司重新上市前在股转系统最后交易日的收盘价,即4.31元。因此,这些老股东还得感谢长油5(400061)去年下半年的大涨。

虽然开盘大跌,但

切忌盲目跟风“炒新”

一直以来,A股市场机制不完善,令僵而不死、死而复生抑或是“乌鸡变凤凰”的戏码经常上演。

比如,连续三年亏损暂停上市的攀钢钒钛,在2017年重新盈利后又恢复上市,当年8月24日,攀钢钒钛开盘大涨20.52%,随即快速拉升涨32.57%后临时停牌一小时,复牌继续大涨,虽然尾盘股价回落,但仍 *** 了部分投机者的赌徒心态。

如今ST长油归来,公司公告显示,预测2018年全年净利润为2.94亿元,2019~2021年的预测净利润分别为2.25亿元、2.46亿元和2.51亿元。ST长油称,对于业绩预测,公司将通过增加运力投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以提升经营效益;同时精细成本管控,努力提质增效。公司认为,目前资本结构明显改善,资产质量明显提高,业已回归健康盈利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上述盈利预测。

虽然其业绩预期保持稳定,但由其市场表现来看,投资者的态度明显要谨慎一些。与此同时,ST长油此番归来,同样也有制度上的进步。正如上交所表态的那样,重新上市制度主要目标是建立起能上能下的市场机制,为已退市的公司,在其持续经营能力和公司治理水平显著改善后,提供重新上市的路径。这是一项支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制度,有利于疏通退市渠道,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深圳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经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

值得注意的是,ST长油在关于股票重新上市的提示性公告中表示,公司存在经营业绩下滑、同业竞争、公司股票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无法现金分红、未来三年盈利预测实现不确定性、公司可能因现金分红能力不足而无法进行股权类再融资等风险。公司提醒投资者应充分了解股票市场风险及本公司披露的风险因素,在重新上市初期切忌盲目跟风“炒新”,应当审慎决策、理性投资。